首页 新闻资讯 新闻详情
引领民生信息化服务 做“智慧人社”先行者——专访网新恩普副总裁邵震洲
2015-01-16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以下简称“人社”)事业关乎到国计民生,它既是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也是人们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员流动的日益频繁,人社业务顺应时代的发展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人社业务的信息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金保工程①一期启动之前的“不存在业务协同”,到金保工程一期实施后的“业务领域内协同”,到今天的金保工程二期“跨业务协同、跨地区协作”方向发展,也预示着人社业务由“电子社保”朝“智慧人社”变革的时代来临。
    或许在不久的明天,你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所限,就可以轻松通过电子设备查询、经办和管理自己的各类人社信息;你可以以自己为中心,搜索周边人社相关的部门、单位及两定机构等企事业单位;甚至你可以自主管理自己的人社信息,如保险待遇信息、就职信息和健康档案等,系统根据你历史的人社记录轨迹、年龄阶段需求和身体状况等,综合分析、判断后,智能、准确地推送相关信息供你参考……这一切不是设想和规划,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和普及,网络通讯技术的成熟和稳定,传统的集中式数据处理带来的投入大、收效低、管理麻烦等的瓶颈问题得到突破,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技术正变得便捷和简单,“智慧人社”正悄然朝我们走来。
    作为在人社行业有十余年发展经验积累的浙江网新恩普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新恩普),如何看待人社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并做了哪些尝试和布局?我们采访了网新恩普的副总裁邵震洲先生。
    问:在社保行业,大家现在都在提“智慧人社”概念。您对智慧人社的理解是什么?
    邵震洲:现在都在谈“智慧城市”、“智慧人社”,“智慧”成为当下最热衷的名词。其实“智慧”这个名词不应当是一个让人听上去很玄乎的东西,也不是一个新鲜概念,更不是一个炒作的对象。针对“智慧人社”来说,是人社服务由原来的手工、到电子化、最后朝智慧化发展的必要趋势。
    真正的“智慧人社”,就像水和空气一样,无声无息的滋润着人们,你或许感觉不到,触摸不到,但人社服务随时随地就在你身边,这或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人社”,成功的“智慧人社”。

    问:决定“智慧人社”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邵震洲:目前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应用等各类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原来传统性的网络、计算、存储等各自为政发展的约束,逐步将所有的资源凝聚为一个整体,打造成云服务平台高效应用,让原来传统的信息模式下,集中式业务处理,巨大的数据吞吐量,计算缓慢的瓶颈得到释放。简单的说就是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成熟,实现了人社业务由原来的数据存储中心到资源利用中心的转变,使人社信息系统具有感知、主动、精确、海量等“智慧”的特征。
    现在我们可以轻松的将人社数据置于云端,对人社海量数据进行管理和应用,通过分布式的计算处理,快速地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和智能化的提取,给人以“一体化、零距离、全天候”的贴心服务。

    问:网新恩普在“智慧人社”上做了哪些尝试?
    邵震洲:“智慧人社”是人社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人社对每个人从出生、就业、退休、死亡整个生命过程进行管理,是实现“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管理一生”的民生工程,所以也是 “智慧城市”中最核心的基础部份之一。浙大网新顺应时代发展启动了“网新云战略”, 本公司作为“网新云战略”中“智慧城市”的重要战略组成部份,“智慧人社”也是本公司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并且在此方面进行了前瞻性的探索。
    依据国家金保工程的要求,围绕人社的就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和人事人才等方面,在业务经办、基金监管、宏观决策和公共服务各个方面,本公司都已开始了“智慧人社”的研发,如大数据的分析,通过对人社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根据用户的需求形成各类内容丰富、界面直观的报表,实现了原来由片面的数据采样分析到数据的全过程分析;由原来靠经验、靠直觉进行决策的管理方式,实现了在大量数据基础上准确的定位。这一切都是基于“智慧人社”所带来了的应用改变。
    老百姓最直接能接触到的改变,就是手机的应用。现在的手机智能化越来越高,近年来在人社的公共服务方面大放异彩,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轻松获得社保、就业等人社的信息,这里就要像大家推荐本公司的“易快聘”产品,通过手中的手机,用户可以轻松的发布个人求职信息、检索招聘信息,通过与GIS地理应用等融合,可以准确知道该公司的位置、该公司的情况、用户对该公司的评价。当然,这只是“智慧人社”中一个应用的小小缩影,一部小小的智能手机,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而获得丰富的个人需求信息,这在以前传统的人社服务是不可想象的,它的后台汇集了人社的管理信息、个人的基本信息、企业的基本信息、城市的地图定位信息等,用户看到的只是小小屏幕上简明扼要的信息,而传递需求准确的信息,后台也是一项智慧含量高的工程。并且无论你通过上网、手机、大厅、自助等任何服务方式,数据都是高度保持一致,实时更新的。小手机却展现出大的智慧,这一切都是“智慧人社”的重要体现,也是在云服务平台上才能展现的一种服务方式。
    目前本公司从人社的就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人事人才等各方面进行一体化集成,“云服务”平台的推广,将“智慧人社”由理论分析、需求定位、模拟运行到在全国部份人社机构实际应用,本公司一直在不断的开拓,不断的创新。

    问:网新恩普在“智慧人社”方面是否有创新的项目?
    邵震洲:有。这里给大家介绍三个案例。
    在“云计算”方面,2014年1月初浙江省淳安县人社的云计算部署,是恩普在全国人社方面首个“云计算”尝试并获得成功的项目。目前我们又在舟山市社保局成功部署了社保公共服务移动互联网平台,特别是“掌上社保”的成功应用,是基于“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公共服务产品,呈现出“智慧人社”应用的初期效果。
    2014年年10月3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舟山召开的“部分省市电子社保建设现场会”上,我们得到了人社部社保中心周红副书记高度的赞扬,周书记表示:“电子社保,舟山非常有特点!”很多省份代表也对于舟山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公共服务的“掌上社保”部份高度赞扬。舟山是一个以群岛构成的地市,以前参保对象经办社保业务只能划船到各个经办大厅现场办理业务,现在通过信息技术,他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社保的各类服务,“掌上社保”的应用,使人社服务与参保对象之间走得更近,更贴心。
淳安、舟山(掌上社保)项目的建设,将系统集成等推至云端,业务经办机构专注于业务的处理,使内部业务高度的融合,统一体现到社会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等服务对象中的信息智能、简单、明了,这就是朝“智慧人社”推进的关键步骤。

     问:恩普在人社方面已经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当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您认为恩普在“智慧人社”方面的发展优势是什么?
    邵震洲:“智慧人社”也是国内外各个厂商的重要发展的方向,很多厂商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始前端的探索。但针对浙大网新的优势,在各个厂商中脱颖而出,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高起点的战略高度:网新背靠浙大,依托大学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自主创新平台。浙大网新启动的“网新云战略”,包括“智慧城市”、“智慧商务”、“智慧生活”三大部分。恩普的“智慧人社”属于“智慧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份,借助浙大网新整个高起点的战略布局和一流的人才队伍保障,恩普也将用全新的视野,打造网新的“智慧人社”平台。
    第二、先进的合作模式:公司于2012年开始组建团队,与阿里云、华数结为战略合作伙伴,专注于研发“云时代的应用支撑平台”,相继推出了 CloudOdin(云奥丁:云应用支撑平台)、HTA(大数据分析平台)、ASIMA(阿诗玛:移动互联网平台)等云服务产品。从阿里巴巴先进的云计算平台、华数先进的云基础设施供产商和恩普自身深厚的人社行业根基,整体融合,强强联手,呈现给用户的是整体的云服务产品,而不是需要很多厂商凑在一起,多方协调、接口调试、互相受牵制的简单合作关系,这是其他厂商所不具备的核心优势。
    第三、深厚的行为根基:恩普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第一批从事社会保障业务的企业,目前已经经过16年的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我们在全国为400多个用户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产品和技术服务,业务范围遍及16个省市自治区。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用户、不同的人群进行广泛的实地需求调研,结合行业的实际特性,开发出适合行业特征,适合用户应用的产品,让“智慧人社”真正发挥智慧的魅力,融入“智慧城市”的大环境中,为人们服务。

    ①名词解释——金保工程
金保工程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中央、省、市三级网络为依托,涵盖县、乡等基层机构,支持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等核心应用,覆盖全国的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
 

分享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