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国计民生,和谐社会之根本,我们肩负责任,专注于 民生领域信息化服务
首页 解决方案 市监数字化
解决方案/Solution
市监数字化
背景概述

数字化市场监管建设,是贯彻数字中国战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区、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建设的具体行动,是巩固数字化改革成果,引领核心业务和重大应用智能化升级跃迁的主要抓手,是全面提升市场监管精准化、协同化、智能化水平的现实需求。《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14号)中明确提出,要通过数字化市场监管建设,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支撑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以有效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人工智能(AI)凭借强大的数据分析、模式识别和智能决策能力,成为破解监管难题的核心技术,通过AI驱动的智能分析,可实现风险预警、精准监管、协同治理,助力市场监管从传统人力驱动向数据智能驱动转型,是全面提升市场监管精准化、协同化、智能化水平的必然选择。

建设目标

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数字化改革全覆盖,数字技术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运用为核心,通过业务集成、系统重塑,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以算力换人力,以智能增效能,以数字化手段提升监管精准化水平,以一体化在线监管提升监管协同化水平,以新型监管技术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从而全面推进“一标贯全国、一照走四方、一码识信用、一号保维权、一库清底数、一网抓监管、一图知风险”战略落地实施,全面提升全面监测分析、预测预警能力和战略目标管理能力,全面支撑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建设,全面打造我省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化市场监管新格局。

总体架构

图片1

典型应用
  • 1、市场监管大脑

    “市场监管大脑”建设充分利用公共平台已有数据、算法、组件等资源支撑,根据市场监管行业需求,增量开发、迭代升级,并输出和沉淀相应的成果,为平台贡献公共资源和通用能力。


    建设全局统一的数据底座。建立健全统一的数据标准,构建全局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治理和大数据应用体系,强化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实时性和可靠性,实现全局数据一库集成多端共享。


    建设全局统一的智能支撑中心。建立健全统一的支撑工具开发和集成标准,构建全局统一的基础支撑、算法模型支撑、知识支撑、可信支撑等建设运营体系,强化支撑能力的通用性、开放性、稳定性和易用性,实现全局支撑统一建设全局共用。


    建设全局统一的智能化产品中心。建立健全统一的智能化模块建设运用闭环机制,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分类、统一流程推进各大业务板块的智能化升级跃迁。


    建设全局统一的指挥决策体系。全面加强市场监管领域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和战略目标管理能力。


    图片2


  • 2、市场监管基层在线

    明确基础稽查执法、监督检查、产品抽检、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信用监管、网络监管、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等职能,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要求,推进产品质量抽检分离改革。按照条抓块统原则和统分结合方法,综合集成省局准入系统、经营许可系统、浙企链、浙食链、浙冷链、互联网+监管平台、特种设备全周期监管集成应用、放心消费在浙江集成应用等基层任务,进行业务梳理、流程再造、系统重塑、闭环管理,逐步实现“五个一”。


    一库集成。强化数据的集成、分析、处理、应用功能,打破数据壁垒。以省局数据仓、企业画像等系统基础,通过地址自动匹配和主动认领等方式,推进主体按市场监管所和网格进行片区管理;通过全量信息关联、自定义查询和主体画像等手段,实现基层执法中的主体数据查询和全量展示;通过个性化信息管理和自定义画像,实现主体数据本地化扩展,从而解决基层数据共享和综合运用问题。


    一指办理。建设浙政钉端检查任务模块、企业查询模块,实现掌上便捷操作。集成省、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任务、地方政府建设任务、跨部门协调类任务、外勤人员的即时检查和日常巡查等任务,实现所长管理方面的事件统一入口、任务统一分配、进度统一监控、结果统一审核,检查人员执行方面的任务集中办理、数据一屏支撑、结果一端录入,切实提高基层的监管效能。


    一窗管理。建设PC端主体管理模块,实现一个界面管理。立足市场监管所日常事务管理要求,设置罚没物资管理、统计分析等基础管理功能。同时,结合市场监管所建设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增设党建学习、工作任务成果展示窗、基层荣誉陈列室、所务会管理等模块,并开放端口,支持各局自定义扩展。


    一键查询。建设常用学习资源查询工具箱,集成各类学习资源,为基层能力提升提供支撑。建设全省统一的案例库模块,发布、管理经典案例,方便基层执法人员随时查询参考。建设法律法规库模块,初期集成外部法规库,后期扩展建设省局自有法规库,实现反馈的多维度查询、热点推荐及任务引用等能力。


    一体应用。立足“数据归集、敏感信息采集、问题发现、研判、处置”的闭环工作思路,重点打造“对市场主体精细化监管、对异常数据风险预警、对任务派发智能管理、对现场检查实现手机端现场处理”等应用场景,按照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的原则,逐步提升数字换应用系统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图片3


  • 3、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数字化平台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指示精神,坚持安全导向,聚焦风险管控,立足问题治理,实现食品安全工作“整体智治”和“本质安全”。主要有三个维度的定位:一是基础管理应用,即全面、动态掌握食品企业主体、行业产品和相关领域安全数据,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风险管控应用,即运用大数据手段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监测、识别、预警和处置,做到“早发现、早处置”;三是协同治理应用,即通过系统集成和流程再造,推动食品安全治理“广聚力、强联动”。


    主要场景。为推进企业自律、实现依法治理、加强业务协同和线上线下融合,首批建设“12+1”个应用场景,并将进一步扩展。12个应用场景为:食安之窗、食安之库(码)、风险评估预警、问题智治、特殊食品风险智控、食盐风险智控、食用农产品风险智控、食品冷链风险智控、阳光厨房、农村家宴风险智控、校园食品安全智治、网络订餐“以网管网”;1个新技术应用为:婴幼儿配方乳粉区块链追溯。


    图片4

  • 4、微服务平台(公共服务中台)

    微服务平台(公共服务中台)是采用前端服务和后端业务分离的模式,搭建数字化改革技术架构。前端统一对接各渠道,采用组件化开发模式,提供专业的服务页面,提升用户体验;后端统一实现市场监管业务逻辑,为各类前端应用提供高并发、高可用、高性能的后端服务支撑。通过微服务架构,构建开发模式专业、伸缩能力强、复用程度高的系统体系,形成对前后端的统一综合管控。


    微服务平台(公共服务中台)的建设内容,从总体上来说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标准规范建设内容。公共服务中台是内部业务系统与外部政务服务渠道的枢纽,对外将按照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等渠道的统一标准进行对接,对内则需要制定相关的应用系统接入标准和规范,并制定应用接口转化为服务组件的标准规范。


    二、公共服务中台的开发与部署。主要实现服务网关、多元认证管理、统一界面支撑、服务组件管理、渠道管理、服务网关、服务场景和业务事项配置管理、运营管理、服务监控等基础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部署等。


    三、项目实施。公共服务中台是一个多方关联的平台行系统,在平台上线运行后,还需要进行对内的相关业务系统的对接,业务系统中业务向服务组件的拆解与标准化转化,对外进行各渠道的接入、统一用户的对接、服务的统一发布等。


    图片5

  • 5、一体化平台

    推进市场监管局业务中台的建设,将省委省政府统一提供的公共支撑组件、市场监管全局范围内通用的技术支撑能力独立出来,构建技术中台的基础支撑服务中心,包括统一的用户认证中心、基础信息中心、电子档案中心、公共支撑中心、消息中心等,并在不断推进技术中台建设过程中逐步提炼扩展;各具体的业务系统中可通用的能力,以业务服务中心的模式进行建设;业务服务中心和基础支撑服务中心通过微服务平台进行服务接入与运行管理,统一为具体的业务应用和业务系统提供各类支撑服务。


    图片6

  • 6、AI公文智能应用

    归集整理政府部门履职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历史公文、政策知识、执法案例等相关材料,通过多维度关联分析,形成全局统一的结构化、可检索、可智能应用的知识体系,集成Deepseek大模型,开发局内公文智写、公文分流等应用场景,全面提升局内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的效能。


    为规范多类型公文写作流程,避免公文写作质量和效率,建设公文智能写作场景,实现以问答交互自动生成通知、通报、讲话、提示单、批复、函、决定、公告、感谢信、意见等多种类型公文,同时可基于内置模板,一键引用内容后生成格式规范的公文文件,支持对公文格式和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为解决收文工作量大、人工审阅分发对象准确性耗时耗力的问题,建设公文智能分流场景,实现收文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包含文件上传自动解析、分发对象智能推荐、分发结果合规性反馈等功能,以提升公文处理效率、降低人工操作成本、保障分发精准度。


    图片7

分享至: